读书笔记之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
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缚,她注定是飞鸟,要飞往自己的山去。
序
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「Educated: A Memoir」,可以直译为「教育之名:一段回忆录」。
在面对台湾翻译的中文书名《在垃圾场长大的自学人生:从社会边缘到剑桥博士的震撼教育》时,塔拉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最佳译名。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一篇励志的鸡汤爽文,而是一个从原生家庭的心灵创伤下自我救赎的真实故事。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,塔拉在书中只是轻描淡写,她的真正求学之路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没什么可以借鉴的。
英文的原版封面用一支铅笔勾勒出大山的轮廓,一个女孩站在一座山头,眺望远方的崇山峻岭,一群飞鸟向着远方的山林飞去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——出自《圣经·诗篇》,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,一种是“逃离”,一种是“找到新的信仰”。这也是塔拉决定使用的中文版书名。
总结
书中,塔拉的回忆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,有一段往事插叙其中:塔拉一家曾救助过一只野生的大角猫头鹰。这个受伤的野性生灵发现自己被囚禁,险些将自己拍打致死,于是他们只好将它放生。这支小插曲似乎就是对这个书名的诠释,也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诠释。
她身在剑桥,与周遭所有人都不同,童年的独特经历让一部分的她永远属于那座大山,似乎显得格格不入,这是她无法剥离的原生家庭痕迹;另一部分的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缚,她注定是飞鸟,要飞往自己的山去。这山是她为自己找寻的山峰,不是家人给她定义的山峰。她就是那只猫头鹰,有着自由飞翔的意志,不能教她属于那里。
教育给了塔拉全新看待家人看待世界的视角,她重新审视父亲的精神奴役,母亲的懦弱,哥哥肖恩的暴力,她勇敢地抵抗家庭对她受教育的反对和阻碍,一切,都在教育的创伤中成长。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,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。亦如塔拉所说:“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:转变,蜕变,虚伪,背叛,而我称之为:教育。”
下面是豆瓣上一位有着相似经历,感同身受的网友的书评:
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。
心灵创伤从来都不是某一个时刻顿悟就变了个人,那是一条很长的路。就像作者写的那样,反反复复,妥协,挣扎,妥协再挣扎。原生家庭的伤害,童年霸凌的心理创伤,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是不知道,或者自己都意识不到那对自己的为人处事有着很大的影响。觉得自己不配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不断的质疑,否定自己,不管读再多的书,经历再多。如果没有勇气回去面对,是怎么都走不出来的。
心理医生帮助患者心里搭建一座信任的桥,亲人朋友的支持才是塔拉面对过去,走出来的底气。一个人长大了,不代表他的心理就成长了。也许,有相似的经历,才能看懂作者的挣扎。不会觉得还不够苦。
思考
塔拉的经历充满了创伤和挣扎,抛开那些心理感受,我更愿意用积极的视角去获取一些能量,其中印象最深的是:
-
榜样的力量
哥哥泰勒是第一个离开原生家庭去求学的,并获得了博士学位。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自己,并启蒙和鼓励塔拉勇敢的迈入大学,是塔拉的榜样,这也是塔拉将书“献给泰勒”的原因。
另一位哥哥理查德,也在塔拉之后迈入大学,也拿到了博士学位。同样的家庭出身,强烈的反差,7个孩子,3个博士,4个没读过高中,这本身就体现了榜样的力量。
-
苦难的财富
苦难的经历反而转化成了塔拉的财富,为她的论文研究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素材,获得了导师的青睐,也造就了她之后剑桥哈佛平步青云的传奇经历。
-
人情的温暖
父亲的精神奴役,母亲的懦弱,哥哥肖恩的暴力并不是塔拉生活中的全部。祖母的疼爱、母亲的关心、哥哥泰勒的鼓励给塔拉的生活带了温暖和希望,在迈入大学校园之后,同学的友善、朋友的关心、教主的经济支援、导师的悉心照顾也是塔拉的幸运,都值得感恩。
我也会继续保持积极的视角,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,将苦难的经历转化为财富,感受并感恩人情的温暖,持续学习,从中受到教育,像鸟飞往我的山。